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社会工作的论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如果这10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学校社会工作的论文相关的文章。
浅析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困境及出路
(相关资料图)
摘要:学校社会工作是透过运用社会工作中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校园环境中协助青少年成长、发挥潜能及面对并解决遇到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将以学校社工的发展历程为起点,对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困境和出路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的本土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在青少年成长历程中,学校教育对每个人的个性品格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且随之而来的青少年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社会工作是由专职社会工作者与其他学校辅导人员配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一种全新学校工作模式。经国外近一百年的发展与完善,这一模式己成为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港澳台地区广泛运用,并正在向我国内地传统的学生工作和单一的学生人格培养模式发起挑战。
一、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学校社会工作源于二十世纪初一美国东海岸的大都会纽约、波士顿和哈福地区。最初是由校外民间福利机构或市政单位的工作员以访问教师的形态提供服务, 加强家庭和学校间的相互配合, 以使学校方面能尽到照顾学生整体福利的责任。这项工作逐渐引起各地学校董事会的认可, 年罗切斯特城的学校率先建立访问教师制度, 随后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学校也群起效仿。配合当时义务教育的实施, 在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及教育生活化的呼吁声中, 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日益确立, 并最终成立了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协会。
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也出现过, 二十世纪早期主要由基督教青年会在一些中学建立青年会组织, 协助青少年更好地处理个人生活与社会适应等问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社会工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是相关工作仍由一些其他措施所取代。时至201x年, 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支持下, 国内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乐群社工服务社开始从事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工作服务, 再次揭开了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序幕。
二、建立学校社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复杂,当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有可能导致青少年问题的发生。单纯依靠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劝导已经得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心理咨询员起到的作用也并不全面。因此,尽快开展中小学社会工作对于解决青少年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1、学生问题日趋复杂与多元
由于社会的急速变迁, 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伦理价值的无情颠覆, 学生的成长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而其问题也呈现出复杂与多元的趋势。单一的心理辅导人员已无法满足学生需要, 而社工则可发挥其专长, 整合各个领域的专家与资源, 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2、学校原有心理辅导体系功能的有限性
首先, 许多学校目前并未具备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而部分学校虽然已经具备心理辅导体系,但老师任务繁重, 无心全力辅导工作。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心理辅导老师通常仍需兼任教学任务, 每周近二十节的心理辅导课已令其身心疲惫。若要其再全力辅导学生, 恐怕有所勉强。其次,心理辅导老师受制于学校的氛围与教师的角色。心理辅导老师由于受制于学校的氛围, 其处理学生的问题必然以学校角度出发, 这样容易忽视学生在学校外的情况, 无法领会“ 人在情景中”的理念, 找出问题症结。加之其教师的角色使得其与学生的关系往往限于师生的传统关系之中, 难以建立专业的辅导关系。最后,心理辅导老师少有专业出身, 且无社工相关知识,通常只是在大学师范教育中修过心理学课程而已。专业技能的缺乏, 使其在心理辅导工作中达不到预期效果。通常心理辅导老师的辅导工作仅限于运用校内资源,对于家庭、社区等社会资源则无法做到有效的调配整合,而学校社工的出现则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点。
3、学校社工与心理辅导员需要相互配合
通常学校辅导工作体系需要三类专业人员:心理辅导人员, 教育协商人员、学校社会工作者。当我们强调学校社工与心理辅导人员之间差异性的同时,亦不能忘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性。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是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专业。
学校社工擅长整合全部的资源,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考虑;而心理辅导老师擅长针对学生个人问题, 做深度的心理辅导。两者若相互孤立, 则会出现纰漏;若相互弥补, 则可以产生巨大的功效。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预防功能的发挥,如香港社会福利署的理念, 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项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的服务。其预防功能是学校辅导工作体系的重要目的。由于学校社工的职业敏锐性, 使之可以比其他老师更容易体会学生的变化。学生问题在轻度时发现及补救, 既可提高辅导的`功效, 减少人力物力支出, 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学生的伤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人格成长, 降低问题的发生率。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实施
(一)实施方法
学校社会工作的实施随学校的性质及政策的不同,其偏重点也各有不同。学校社会工作按实施的方式可分为三种模式:传统治疗式、学校变迁式和社区学校式。
1、传统治疗式:这种模式采用个案工作方法为学校的问题学生及其家长提供服务和咨询。
“问题学生”是指心理及行为上有些失常,并进而出现适应困难的学生。传统治疗模式的重点在于治疗这些“问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并找出问题的成因。
2、学校变迁式:这种模式下的学校社会工作把学校理解为一个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辅导,除了个案辅导法以外,更多的是采用群体辅导的方法。群体辅导借助团体竞赛、集体讨论、群体治疗等方法,打破学生自我封闭的防线,培养学生学习的朝气和遵纪守法、互助合作的精神,为全体学生提供各种辅导,主要包括生活辅导、学业辅导与职业辅导三个方面。
3、社区学校式:社区学校式的学校社会工作方法是社区教育制度下必然采用的方法,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服务精神,协助社区建设,改善教育环境。这一模式强调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在这一模式中,学校社会工作者也是社区组织工作者。学校社会工作者不仅在学校协助学生,而且通过协助社区影响学校的政策,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实施对象及相关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应当包括学生本人、学校教师,又包括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
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化变迁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身心成长造成很大影响,譬如父母婚姻问题、家庭教育方式、独生子女问题、价值迷失、学校教育自身的不足、大众传播媒体的负面影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面对以上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就要发挥作用,积极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对青少年进行帮助,尤其要注意已经存在问题的学生个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在各种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中,针对教师群体的工作也是不能被忽略的。教师面临的不仅仅是行业的竞争,还有来自社会、家庭等诸方面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有效排解,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及教学质量。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为学生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该为教师群体提供一个舒缓压力的空间以及心理上的支持,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建立起高水平、高素质、身心健康的教师队伍,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并且,将教师作为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点,拓宽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面也未尝不是打开学校社会工作目前发展缓慢状态的新思路。
学校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是社会工作者提供青少年服务的重要载体。通过驻校服 务,学校社工可以深入且即时地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服务,避免因为延误或不了解实际情况而错过了助人的最佳时机。综观世界各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结合我国本土的教育体制,可以看到学校社工在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关乎我国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建立有效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刻不容缓。
社会工作公共关系论文
一、公共关系学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公共关系学引入教学实践社会工作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他们是一定社会组织的代言人,要与特定的社会公众进行交往和沟通,其工作具有明显的公关性和实务性,因此公共关系学在社会工作专业中不可或缺。许多研究公共关系学的学者提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研究表明,公关意识是一种现代经营管理思想、观念和原则,是一种综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公共关系意识能使人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因此,具备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的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能力。公共关系课的实践性极强,所以实践教学至关重要。在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吴倩和朱德明在其文章中提到了六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语言艺术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电化教学法,它们都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自主参与、多种方式教学的重要性。丁光梅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及“身教与言传相结合”阐述了公关实践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潘彦维在其文章中详细阐述了案例教学等公共关系实践性教学的好处。
(二)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工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培养计划修改之后,实行同步实习。学生进入实习机构后,每周前两天在学生上课期间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针对实习计划讲述相关公共关系理论;周三到周五的实习期间,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在实习现场利用电话、电邮等形式进行指导,并同步在课堂进行讨论讲解。
1.根据同步实习进程和相关作业,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公共关系概述及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目的是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逐渐适应以后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公共关系人员和机构,设计情景模拟,进行案例分析。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成功的案例分析和答辩,如怎样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以及案例分析中要注意的事项等。进入实习机构后,学生在服务案主时,会自然进入角色,快速适应机构工作。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和公关评估。我们在并行实习中设计了学生参与组织和策划实习机构的大型活动环节,让学生根据各自实习机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定某个主题策划一次活动,按照公关四步工作法进行。公共关系传播与沟通。让学生们选定一个主题策划一场新闻发布会,围绕主题收集相关背景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新闻发布会的策划书和组织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表演,最后完成评估报告。整个过程当中,既锻炼组织策划能力,还能提升组员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危机管理。利用网络收集近年来与专业相关的典型案例,运用公共关系的知识与原理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掌握处理危机事件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具备危机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出解决危机的初步思路。公共关系实务。举办各种活动,如与社工专业相关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活动、校园活动等等。
2.实施过程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对每个知识点,从公共关系案例讲起;将案例进行提炼,概括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及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联系书本上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的进入理论知识学习。教师在讲的过程中要注意讲重点、讲难点、讲知识结构,而且理论知识讲授要想着为实践活动做铺垫。针对性的作业讨论、案例答辩,策划活动和角色扮演。首先,理论讲授后布置复习思考题,思考题的内容要有开拓性,除了课上的知识外,还要有引申的实践性较强与社工专业联系紧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课上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引申内容要求合作完成,最后老师批阅后选取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质疑和思辩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感知、理解和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其次,除了作业之外,要布置相关的案例,案例本身的典型性、针对性要高。在案例教学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正确地引导以深化案例中所体现的原理,随时调整和修正可能产生的问题。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即按照老师督导小组组成,每组6~7人左右。小组是固定的,案例分析报告将以小组为单位呈交。每位小组成员都应积极参与报告撰写及有关的资料收集、方案讨论和课堂宣讲等工作。再次,设定和社工专业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基本划定每个督导小组为一组。一般情况下,同一个案例或情境要有两个小组参与,因为不同组别人员不同、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不同。分析方法的思路多样性,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案例的分析没有统一的方法或标准,没有规范性的东西,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往往比结论本身更重要。同时,在案例分析时,要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开放的氛围,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地归纳、整理、分析,逐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是答辩环节。学生要对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有演示风度、组员合作、逻辑清晰度、语言表达能力、生动、沟通、问题回答和总的感觉等八个方面,然后老师给出报告和演示成绩。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说服、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延伸所掌握的知识,在并行实习中具体应用。让学生领会知识,也就是把学生通过听课、作业讨论、案例答辩、角色扮演和策划活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在实习机构实习时领悟所学知识,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行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达到了对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公共关系学的精华所在。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效果评估
通过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追踪观察及调查,我们发现,把公共关系理论应用在同步实习过程中,能使实习效果得到很大改观。学生很喜欢同步实习前公共关系内容的讲解和演示,活动参与度高,师生常有互动,讨论氛围热烈。从实习作业反馈的信息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公共关系的能力与技巧,策划社区活动详细,小组活动有创意,个案访谈公关沟通协调比较专业。许多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在个人成长和专业知识上都有所收获。我们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效果评估方法主要是比较试验法:选取一个小组及其他学校同专业实习学生进行比较试验。我院小组人数共计7人,实习期的主要工作是社工;比较组的学生也是7人,实习期的主要工作也是社工。两组人数相同,所在实习单位、实习职务大致相同,因此排除了不同机构评判标准不同、实习要求不同等主观性因素,以期评价结果达到最可信。通过比较试验法发现,把公共关系学的知识引用到学生同步实习中,尤其在人际关系处理这一点,实习机构对学生的评价明显提高。往年,实习机构对我们某些社工专业学生评价是沟通协调能力欠缺,说话办事能力不足,策划组织项目或会议时无从下手等等。我院小组的实习机构评定表以及学生自己的阐述状况,实习机构负责人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同时,通过实习过程中的追踪观察以及后期访谈两个督导小组(不同的督导老师)之间的比较发现,我们组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组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实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小组同学更好地合作完成实习任务和调整与机构的关系。根据同学们的集中反映,普遍认为:
1.公共关系学能够帮助学生处理各种关系。公共关系学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最主要的是人际沟通。社会工作面向的服务对象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老人)以及社会工作者服务的机构和服务对象所处的机构,都是与人打交道;公共关系的"运用也存在于小组中的合作,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够进行资源共享,团体合作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2.公共关系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实习期间同学们的心态有了明显改变,从语言表达、礼仪等方面逐步完善了自己。
3.公共关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由于平时的公关训练,设计一些情景模拟,包括危机公关等,学生们在实习期间遇到突发状况时比较冷静,反应也比较快。
4.公共关系的客观存在,覆盖面广。公共关系更多的是隐性作用,在公关实务中到处都能感觉到它的作用。接受过训练的同学把公共关系学知识与同步实习相结合,实习时显得比其他人更得心应手,感受也更加深刻。
5.公共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很重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中的感悟可以带到实习工作中。同样,在同步实习中加入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吸收理论知识,印象深刻。在同步实习期间,我们对教学实际效果做了追踪调查。在公共关系学与社会工作是否有关系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关系;在并行实习中,大部分同学愿意接受公共关系训练;在学习公共关系学对大三的并行实习是否有帮助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帮助或有潜在帮助。很多同学表示支持和喜欢课堂情景模拟教学及课堂案例教学,对课堂角色扮演及课后学生分组活动表示支持;还有同学希望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在了解并行实习中实习单位对学生有什么公关能力的要求时,同学普遍认可的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及谈判的能力、公关交际能力、善于公关调查策划和能够组织大型公共关系活动。在我院并行实习中,学生们认为公共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在实习单位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可以帮助他们更流畅地与服务对象沟通;可以帮助他们组织协调大型公共关系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也有同学认为同步实习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征求对公共关系学教学方式意见中,有学生希望增加课堂的师生互动,增加课堂实践活动;有学生希望考核方式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们写下对公共关系学教学方式的喜欢之处在于:课堂氛围比传统课堂更加轻松、快乐、平等,让人更加有安全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增强与同学的沟通,收获实际操作的能力;体验式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感悟道理、学习知识和专业技巧。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注重课堂的实践和反馈,也使学生获益良多。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改进的建议:有学生提到课堂教学应当教学相长,要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对每一位同学给予关注;教师要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总结与提升;教学活动设计上,从学生与专业结合的特点出发,注重社会实践性。
三、公共关系学课程中教师思考
这次公共关系学在同步实习中实践性教学的尝试,不论是追踪观察还是后期调查,学生反映出来的不同感受和收获很多,需要我们在今后公共关系学教学中思考:
1.此次教改的有利之处是教师督导一个小组,在同步实习过程中给予关注、指导。由于教师对各方面情况都比较了解,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教师面对的成员是一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可以对每个学生关注到位,如果换成大课后是否还能像这样小规模教学效果一样好值得思考。
2.无论是从本组学生收获的反应,还是从其他组学生需求的反应,我们认为公共关系学可以给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带来收益。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公共关系的学习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更有效的经验,能够让他们比较从容地与同事配合、与机构相处、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经过公共关系教育的学生,能够比较独立地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尤其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学生能够冷静地思考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3.实践性的教学比较适合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从评估效果看,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实践性的教学,不仅能够让他们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要点,还能激发他们对公共关系学学习的热情。单纯的理论式教学不仅让学生难以理解,而且让学生感觉课堂学习乏味枯燥。在此次同步实习督导中加入的情景模拟等实践性教学方案,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从被动听课变成了主动吸取。
4.公共关系教学方式还可以更加丰富。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学生实习的结果可以看出加入公共关系学督导明显的效果,不管是从理论学习还是实务能力上提升都比较大。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的教学方式在得到多数同学肯定的同时,也有个别同学表达了对于该教学方式的反对。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继续拓展与完善。
作者:许艳丽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报告
为一名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能参加社会实习,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迅速的加以到社会应用。同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便于更好的学习。这是学业上的优势。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在实习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从在家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个“实习工”。由于我们一贯生活在校园中,时刻有老师、家长和同学关爱,生活可以说用无忧无虑来形容,很少接触社会,也很少吃苦,所以社会实践是必要的。这个暑假,我将进入小区里的一家超市,来进行社会实践。
我站在柜台旁,一脸幼稚、迷茫地站在那,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大胆地接近顾客,拉拢顾客,可是,嘴就像被胶水糊上了一样,想说话,却说不出来。店主一下就看出了我的难题,在顾客少的时候教我该干什么。我也慢慢地放开胆去尝试,其实这种工作比想象的容易多了。就比如整理货物,问前来购物的人的需要,帮助收银员来扫条形码,虽然累,但我很快乐。害怕就是这样被克服的。关键在于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在超市实习不能干坐着,也不能在超市随便逛来荡去,得时刻注意服务顾客。在这里,不想在学校有课程表干什么,完全就是靠你自己的思想,觉得应该干什么,就立刻去干,容不得半点迟钝。我本以为超市是最容易实习的地方,可是,短短过了半个小时,我就意识到自己错了。不仅要时刻注意顾客需要什么,还要把被顾客放乱的东西摆整齐。1个小时后,我就感到腰酸背痛。
在超市工作会遇到许多样子顾客,我都可以说我已经见过了“人间百态”。从很多顾客的衣着、气质、态度等方面也可以感受到这是种什么样的人,可我还是不敢乱下结论,正应了那句古话:不能以貌取人。超市里人来人往,也避免不了会有一两个小偷,虽然有“天眼”在工作,可也不能大意,要抓住证据,给他们一个有力的打击,这,又是对眼力的一个极大考验。可见在任何工作中都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也有时候会遇到蛮不讲理、讨价还价的顾客,但是作为一个营业员必须时刻谨记“顾客是上帝”,必须什么时候都保持良好的态度,不管是做人还是工作,都必须具有广阔的胸襟,而且在适当的时候要能够忍耐。体会到了营业员的辛苦和难处,我想以后我逛超市的时候也应该要注意这些。不然,就会出大错。
一、实践目的:
每天看着爸爸辛辛苦苦挣的钱来为我交学费我很心酸,所以使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假期去打工。这样能使爸爸减轻些负担,更是我知道挣钱的不易。我打工的地点是黄柏寺的一个农家院,那里平时不怎么忙,要求并不是很多,因为我打工的老板就是我爸爸的同学,他也没有像饭店似的那样要求我。
二、实践内容:
每天早晨8:30起床,晚上不确定,因为这里不像是大的饭店有定时定点的工作时间,晚上有客人就接待。每天早晨起来我就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在这里可不像是在家里了,要迅速的洗。然后扫地、擦地、擦桌子。再准备今天一天要用的东西,比如说餐具、筷子、茶壶、暖壶和餐巾纸。然后就开始吃早饭了,吃完了以后我要洗碗还要蒸米饭。如果有客人了我负责拿餐具和筷子还有给客人沏茶水(通过这段时间我了解到一般的年轻人不喜欢喝茶水)点菜(点菜的时候要了解客人喜欢吃什么口味比如说辣的、口味重的,不爱吃姜、葱香菜的,这都是慢慢学到的)。然后撕下一联给厨房,才做好了以后我还要负责端菜,客人走了以后要马上收拾餐桌的餐具,迎接下一个客人。
三、实践结果:
因为这是我爸爸的额同学开的农家院,所以没有要求我什么,因为天气的原因所以我每天穿拖鞋,下雨天的时候很滑,现在才知道,所以以后要改进。为了漂亮我每天散着头发所以一直与那天端菜的时候掉进去一根头发,幸好我发现的及时,要不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由于那里偏僻所以才的价格有点贵,我建议老板应该减一点钱,以免没有回头客。
打工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
精选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
精选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是一名大二学生的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团结合作等等。经过重重考验,我终于成为实践的一员并坚信任何的实践机会都能给我带来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所以在实践中我多听多学多做,积极按时超量完成任务。 出发前,我们首先确定了这次社会实践的主题:大连旅游业调查。希望能够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系统分析等方法,对大连旅游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希望依次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旅游产业的理解。由于学校期社会工作性实践的通知下来的比较晚,而且当时正值考期,时间很紧迫。我们的实践队刚刚成立就收到通知,要求提交实践队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向。为了确立一个合理、有效、可实现的好方案,我们实践队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大家积极发言,集思广益。我们总共提出了三个比较好的方案,分别是:1、去西安调查古都遗迹受保护情况2、去天津,了解天津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滨海新区的发展情况3、去大连,考察大连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以此加强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的了解。经过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我们最终确定了第三个方案,因为这个方案更有新意,一般不会与其实践队的实践内容相重合,这样更有锻炼意义。
在此之后,我们对人员工作分配和调查流程进行了安排。由于小组人员较多,不可能全部去大连实地调查。于是我们兵分两路,第一
队队员留在学校收集各种连,尤其是大连旅游业的信息,第二队队员亲赴大连进行实地考察。在赴大连调查过程中,我们两组队员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第一队队员除了搜集各种非实时性的信息外,还负责为第二组队员提供各种实时信息,例如大连的天气情况、去目的地的行车路线、景点注意事项等。而第二队队员则及时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传送给第一队队员,由第一队队员进行加工处理。
我有幸作为第二队的`一员,参与了大连的实地调查,按照出发前的行程安排,四天的时间里,我们从大连火车站出发,辗转中山广场、旅顺口、蛇博物馆、军港、大连广场特色、天津街、星海广场、老虎滩、棒棰岛等诸多景区,对各个景区的旅游情况、游客满意度、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也在部分景点对负责人做了简单采访。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旅顺的旅游业。总得来说,旅顺旅游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游客数量逐年减少,以军港景区为例,年游客数量从的120万人下降到了去年的45万人,下降了60%以上。事实上,旅顺的旅游环境在整个辽宁省甚至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有军港、黄金山海水浴场等自然景观,更多的是像203高地、白玉山这样的人文景观,可谓人文与自然并存,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据我们采访所知,旅游业在旅顺口全区的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左右,远远不如造船业等支柱产业。拥有如此好的旅游环境的旅顺,旅游业在当地不但不是支柱产业,而且在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足1%,不可不说,旅顺的旅游业发展遇到了问题。经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和简单分析,旅顺的旅游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宣传不到位,通过我们的调查来旅顺的游客大部分都是随团游,占到了60%以上,当被问及来旅顺旅游的原因时,以由旅行社介绍的为多,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来到大连顺路来旅顺,而是因为看到有关旅顺的旅游宣传的人只占7%,数量少得可怜。据我们所知,旅顺对旅游的宣传力度是一年比一年大,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感觉可能是在宣传的方式上出了问题,宣传方式过于单一,或是仅仅是被动的宣传。
第二,旅游配套产业,如住宿、餐饮、交通等发展缓慢,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受调查的100名游客中,分别有31和17名游客对旅顺的餐饮和住宿表达了不满。良好的住宿和餐饮条件是给游客留下良好印象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在受调查的游客中多半只是会在旅顺停留一天或半天,我们认为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旅顺较差的住宿条件。
第三,景区自身条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大部分景点停留在最初的样子,而且在质量上也存在着问题,受访的100名旅客中有37名认为景区的质量有待更好的改善。景区质量是一个地区旅游业的生命,旅游作为一个旅游大区要想更好的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在景区质量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游客。
旅顺的调查完毕之后,我们将这些问题反馈回第一队,大家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认为第三点原因最为重要,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由于内容较多,就不在此赘述。
实地调查归来,我感触颇多,思考整理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这样的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比较生硬,不太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在大连调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和大连本地人或是景区工作人员、旅游业相关负责人打交道,在开始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我们的采访提问经常遭到拒绝,之后我们汲取经验,逐渐完善与他人沟通的方式,采访和提问越来越驾轻就熟,也从他人口中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
第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面试中,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第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的时候,知道要进行暑期实践时,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眼眼界窄小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第四,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经验。经验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
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经验,头脑就要枯竭。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经验,没有预定车票和旅馆,那么就会遇到很多的麻烦耽误很多的时间。如果我们有相应的经验,在与景区负责人交流的时候,就不会吃很多闭门羹。实践是经验的源泉,只有经历了足够的实践,才能汲取教训,形成经验。
第五,团队协作是完成工作的保障。此次的大连旅游调查不单单像旅游那么简单。我们有人负责后勤有人负责实地调查,剩下的人负责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撰写。正是通过合理的人员分配以及大家的通力合作才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活动。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团队和合作的力量。
这次暑期实践让我不再把眼光局限在学校和家两点一线上,它让我明白了别人的经验永远是别人的,只有亲身体验的经验才真正的属于自己,这个道理。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记得有些专家指出,现在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
教育部发布的《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1號)明确提出以质量为核心,创新培养理念,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开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各培养单位都非常重视培养质量,也在积极探讨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本文基于井冈山大学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从教学监控、质量文化、改进机制三方面探讨如何建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建立全面的教学监控体系
(1)建立教学监控体系的总体制度。井冈山大学以研究生和导师为核心,从研究生教学的不同方面着手,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设计。目前已制定并实施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办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请假管理规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违纪处分办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有效保障了教学监控体系有章可循与规范运行。
(2)建立课堂教学监控体系。第一,构建以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校内外相关部门及社会服务机构协同的教学监控体系。第二,建立教学评价制度,规范课程教学。构建并实施了研究生评教、教师自查与职能部门评课相结合的课堂监督机制,以改进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及促进专业教师水平提升为核心目标,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能够精细化并体现针对性。第三,积极动员行业主管部门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课堂教学监控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让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课堂授课,另一方面使相关专业人员以现场观摩、标准制定、项目引介、业务指导、经验分享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发挥对我校教学监控体系的监督促进作用。
(3)建立实践教学监控体系。第一,形成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方案,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环节、考核评价等办法。第二,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研究生处等校内单位与业务主管部门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分工合作,形成监控合力。第三,研究生实践教学实行双督导,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实践领域专业人员共同指导实践教学。第四,落实各项实施细则,使实践教学效果的监控能够规范化、标准化与精细化。通过实践日志、督导日志、实践调研与现场检查、会议研讨、服务对象座谈、主管部门定期沟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把握研究生实践教学过程及成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工作。
2营造特色鲜明的质量文化
(1)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导师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规章制度,井冈山大学为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教育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了具有参与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招生、学籍、师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奖助体系、创新项目、学位、就业等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建设提升质量意识,树立了“质量是高校生命线”的理念,营造人人关心、维护、创造质量的氛围,从而提升了各方的质量意识,使学校的质量精神成为全体师生行为规范的依据,保证师生自觉为实现教学质量目标而努力。
(2)通过规范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加强导师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井冈山大学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通过广泛、持续的沟通,采取系列措施,在教师、学生、管理者中形成有关质量管理认识与实践的共识,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相呼应,强化质量意识。学校在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资格制与聘用制,完善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实行导师问责制,完善导师能力提升。第二,完善招生制度,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保障招生工作的透明、公开和公正。第三,完善奖助政策体系,强化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学金等对硕士研究生的激励作用。第四,完善学术规范教育制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安排必修环节,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第五,完善投入机制,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资料室建设、网络资源库平台建设等。第六,完善学位论文监督体系,硕士全部实行双盲评审。第七,完善质量动态跟踪和反馈制度,对毕业生质量进行动态调查和分析,依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各项措施规范了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有效引导了师生的质量行为,培育和提升了质量意识,实现各项教育质量管理活动协调、有效地进行并形成有机整体。
(3)逐步形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质量文化。井冈山大学通过经常开展以质量制度教育、质量管理教育、质量责任教育为内容的多种质量意识教育,逐步培养师生质量意识,倡导自我管理与监督的质量文化,使师生认识到自身才是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通过努力,逐步形成了体现我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质量文化:第一,坚持德育为先,运用井冈山精神等红色教育资源教书育人,传承我党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群众工作传统,培养信念坚定、勇于开拓、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社会工作高级人才。第二,营造富有激励的制度环境、宽容失败的心理环境,鼓励师生从容地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第三,通过营造民主氛围,使学校的质量建设成为全体师生自觉自愿参与的行动。第四,加强实践教学与“服务项目育人”,注重职业胜任能力评价,凸显学校质量文化特色。
3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1)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在质量保障方面的作用。成立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其委员由学校、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工作行业机构三方代表构成,是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最高决策组织,负责培养政策措施的制定以及协调与监督工作,并負责审定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指导课程建设,开展质量评价等工作。成立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其根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决策,负责进行项目推广、招生、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实习管理、校友联络等。
(2)建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保证教学质量,井冈山大学逐步建立与完善包含质量标准系统、保障系统和监控系统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第一,质量标准系统是保障体系的基础。质量标准系统明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规范培养质量的所有环节,并制定针对所有环节的质量标准。第二,质量保障系统是保障体系的核心。质量保障系统明确培养各环节的责任人,规定各环节行为规范,明确“由谁做、如何做”的教学质量问题。第三,质量监控系统明确对保障系统运行的监控。质量监控系统规定教学质量监控重点在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考试考核、实验教学、学位论文、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
(3)建立“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同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第一,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评估制度,定期组织来自社工行业主管部门和社工机构等方面专家评估本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二,发挥社工行业相关部门在需求分析、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评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与完善科学、公正且具有良好声誉的社会工作硕士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机制。第三,签订友好支援协议,鼓励知名高校为我校提供师资培训和专业指导。我校已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友好支援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协议,他们将为我校提供社会工作的师资培训和专业指导。第四,加大投入,保障专业建设的资金需求。学校在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的基础上,逐步投入资金,用于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主要包括实验室新建和改建、师资队伍建设、图书资料添置、案例库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一直是各大高校比较关心的焦点。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因为研究生群体个人因素差别,会导致思想状况的不同表现;其次,加上现在研究生教育采取的方式方法存在不小的漏洞,大部分高校还是采取导师负责制。这种制度不仅仅需要导师对学生学习和科研等活动的跟踪到位,还需要学生有更多的自觉性。因为有了很多的自由空间,更多的学生采取的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和自己的导师总是处在“聚少离多”的状态。这让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有规划地安排好课程。加上研究生这个时期更加注重实际效益,他们会忽视掉这些可能对工作无用的东西,而主攻科研方向。
针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以上特点和难点无能为力的现状,笔者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失”:
首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理念的缺失。研究生在心理、思想以及认知程度上都有别于本科生。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多的人生阅历,这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性和主动性。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都是以管理主义为主,过分强调统一发展、平均平等对待,而忽视了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越来越凸显的个性化发展,明显缺乏人本、服务的核心思想理念,这些早就不能适应当代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走“服务路线”,充分挖掘研究生的“自我教育”潜能,才能让自由度更大的研究生更好地完成整个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功能的缺失。高校研究生本身具有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一般采用的是以规范、条例为纲,通过说服教育等方法开展工作,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理想教育与学生发展的需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施展平台,加强对学生兴趣的挖掘和发挥。只有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充分利用由兴趣而产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配合广阔的施展平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最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的缺失。研究生群体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研究领域也都基本确定。专一性更强,虽然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但是大部分时间里还是个人独自研究和思考问题。像本科生那样的集中教育机会是非常少的,这不仅给日常管理带来很多麻烦,更为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增大了难度。再加上,研究生处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各种压力下,产生的心理问题更是多样复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顺利开展,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而我们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由于缺少专业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技术,没有办法为学生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到位的帮助,没有合理的方案拿出来,实施就更没有办法谈起。这直接导致我们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却很难收到显著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笔者认为社会工作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社会工作的理念契合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述求。“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也是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助人活动,区别于其他各类助人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社会工作者相信案主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解决一系列的个人问题,从而增强社会功能。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以上两个原则在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中同样得到贯彻和坚持。在指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研究生生活及学习规划的过程中,学生从综合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开始,然后通过科学的职业倾向测定,在分析两者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整个过程学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在其中获得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高校在其中只是为学生提供测定设备、开展职业咨询和教育、提供综合素质锻炼平台,最终学生的研究生生活及规划要由学生个人综合分析各因素而设计并加以实践的。自我教育是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每一个人一生中在政治、思想、道德等多方面不断修养和完善的过程,是每个人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正确控制自己行为所必须采取的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不教”是指能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他看来,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研究生的自我教育是研究生为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
其次,社会工作的实务特征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必由之路。实务即实践。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社会工作者通过对科学方法的应用与受助对象一起帮助他改变自己的困境,这就是社会工作的实务活动。研究生的思政工作包括很多的研究生事务工作如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人际关系等,这些涉及到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知识来研究人与职业相匹配,它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指导和实践过程才能对学生产生作用。
一切方案和行为的开展和实施,都是要依据理论来作为动力的,用理论方针来指导我们的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我们必须走出传统的统一化管理模式,支持走专业化学生工作管理道路,来为我们研究生教育教学提供更多帮助。我们在保留我们自己已经取得的经验后,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理念为我们服务,比如欧美一些国家的社会工作理念形成的学生事务工作理论,为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方向发展提供借鉴之选。与此同时,我们还得总结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寻求完善的办法。比如,我们长期以来“重管理轻咨询”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如果心理问题长期积压,会影响到学生一生。就是因为学生管理工作长期的忽视学生咨询服务这一环节,所以在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都做得不足,专业化道路的建设还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心理学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学生学习辅导专业化道路的建设必须被提上日程,就业指导要逐步实现专业化和制度化。如上所述,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将是我国在现有管理体制内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性活动,社会工作方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有利地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任务的完成。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是由心理学的专业人员来从事学校社会工作,充分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技术,帮助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协调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建“教”与“学”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并在适应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广泛征求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并结合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评估指标的几大主导思想。
一、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接受性
科学性是评估体系存在和实施的基础,失去科学性的评估不仅没有存在的价值,反而会误导公众。这要求我们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要体现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质含义,力求全面、综合、系统,能从不同侧面概况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绩效的全貌。因此,指标的选择、指标权数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必须以科学理论为依据。评估指标是否科学,其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具有可接受性。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实事求是,从教育现状和学校实际出发,在建立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构切实可行的,人们都能接受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评估体系。
二、指标体系要体现本土特色和本校特色
学校社会工作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引入我国确实新兴专业,所以需要我们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则是根据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其评估指标体系自然也需要体现本土特色。
指标体系要体现本校特色有三点原因。第一,“自主性评估”模式的兴起。该模式是运用发展性评估的理念,以学校为评估主体的评估指标,邀请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生、社会人士参加评估。它强调评估的标准由各个学校自己制定,政府并不制订一个所有学校都必须遵守的`统一标准。第二,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本身的需要。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强调家庭、学校、社区资源的整合。地区、文化差异可能造成学校对资源利用的差异。强调评估指标的本校特色,就是要鼓励和倡导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和开发现有资源。第三,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教界就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已基本达成共识,质量标准与评估指标体系存在密切的关系,为此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时必须充分体现融办学特色于其中的多样化的评估标准。
三、指标体系要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这里的以人为本有三层意思。第一,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重点内容。所以我们的评估重点应该放在对家长、教师和社区人员共同努力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情况上。评估关心的是“人”而不是“物”。第二,学生、老师、家长和社区成员都是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要把老师、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发展。第三,家长、教师和社区人员在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他们三者应该遵循平等互助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也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评估应该是发展性评估,在评估方向上它不仅注重评估对象的现实表现,而且更加注重其未来的发展,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估模式。第二,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评估不仅包括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评估,也包括开发培育评估,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才能长久地进步和发展。可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结果。 四、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水平和培育水平是指标体系的重点内容
学校要提高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水平和培育水平,其前提条件是建立良好的学校公共关系。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与公众之间系统性、连续性、坦城的双向交流,其目的是建立合理的建设性的学校与公众关系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加深公众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很显然,学校只有建立好学校公共关系才可能有机会来开发利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大教育资源。
学校要提高对教育资源的整和利用水平和培育水平,其关键因素是确立学校与家庭、社区互为资源、互为服务对象的理念。该理念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学校对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指的是学校要积极争取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和帮助。第二,家庭和社区对学校资源的利用。指的是家庭和社区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学校有责任给予其服务和帮助。前者实际上也就是指学校对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它反映各个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后者也就是指对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培育,它能够预测各个学校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潜能发展。因此,在指标设计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学校的公共关系以及以学校为主导的三大教育资源的相互沟通和互动的情况来对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进行评估。
五、指标体系要考虑环境绩效和非预期效果的存在
环境绩效是指由于面临的环境不同以及环境的动态变化等因素,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评估绩效的结果。国外有研究者主张情境比个人对绩效的作用更大。所谓的“情境”实际上就是环境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强调整合教育资源来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那么这里的教育资源就相当于是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外环境,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就相当于是工作的绩效。所以我们在对学校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时为了公平不得不考虑环境的因素,即各个学校本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的不一致。
我们的评估并非只测量事物或决定目标是否达成,还要对事物的优缺点做出判断。评估者不是要接受所制定的目标,而是要判断目标的达成是否满足被评估者的利益与需要。 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教育活动还是社会工作都存在非预期效应,即实际进行的活动除了收到预期的结果外,还会产生许多非预期的效果,甚至是相反的效果。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直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借鉴,这要求我们在制度评估指标时不得不考虑非预期效果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批准号:06XSH01.
[2]刘裕品,周学军.美国高度教育的认可和评估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2):34-38.
[3]Deming,W.E.out of the crisis[Z].Cambridge,MA:MITInitiativeefor Advanced for Englineering Study,1986.
[4]刘淑兰.教育评估和督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在高校形形色色的大学生中,出现了大量“偏差行为”的学生,如何更为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成为当今高校最大的难题。因此,很有必要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以一种非正规的、具有亲和力、助人自助的方式来协助“偏差行为”学生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可以自我解决问题。
关键词:偏差行为;学校;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协助
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更多的年轻人走入了大学校园并受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但随之而来的,高校也同样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大学生,这其中就有大量“偏差行为”的学生,如何更为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成为当今高校最大的难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对解决诸如大学生网瘾、大学生校园暴力等社会性问题的效用正变得日趋甚微,因此,很有必要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以一种非正规的、具有亲和力、助人自助的方式来协助“偏差行为”学生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可以自我解决问题。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
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是美国中等学校雇佣社会工作者担任“访问教师”,负责解决移民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适应问题。1945年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成立,访问教师正名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学校体系也逐渐了解了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学校制度的一部分。学校社会工作逐渐发展成为学校辅导工作的一种专业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辅导工作的一种,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准备现在及未来的生活,从而达成学校教育之目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环境是在学校中,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学校,亦要接触学生家庭及成为社区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同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但同时也包括了家长、校长、教师及其他与学生有关的人员,一起合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偏差行为”学生的原因分析
(一)厌学行为的原因分析
厌学行为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消极心理及其行为不良反应,其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见,态度表现不积极、不主动,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由于反感老师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学科的厌学;网络成瘾,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而是写写作业应付老师,其他时间不会合理利用;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该怎样去学,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有些学生不能处理人际关系和同学正常交往,而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导致孤立,最终对学校产生反感,厌恶学习。
2、学校因素
入学教育不当,导新生没有打好大学学习基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乏味。
3、社会因素
就业难使得学生对于自己学生的专业失去信心,消极学习;社会的不良风气给学习造成影响,“拜金主义”、“学习无用论”、“文凭价值”等这些误区,使得学生学习动机被动摇,阻碍了学习动力。
(二)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
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基于四个方面原因:
1、个人心理和生理因素
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体力充沛,精力过剩,喜欢活动。因脑下腺及性腺的功能大增,内分泌失衡,容易产生暴怒、不安和神经过敏等紧张情绪。青少年争强好胜,追新求异,热情有余,稳定不足,容易导致易冲动、感情用事和突发事件。
2、家庭因素
儿童早期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其偏差行为有影响。不适当的管教方式、亲子关系、不和谐的父母关系都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暴力倾向。 3、学校因素
在学校中,不当的师生关系、不当的教育方法、沉重的课业压力都可能造成学生遭遇挫折的学校经验,对学校生活持反抗敌对态度,转而出现打架滋事、破坏校园公物等暴力活动。
4、社会因素
社区环境污浊,不良活动场所,容易导致不良青少年聚集滋事。此外,一些影视作品、网络游戏过分渲染暴力、色情的内容,使得青少年不自觉地模仿,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
三、协助“偏差行为”学生
学校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原则来开展工作,学校社会工作者首先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帮助“偏差行为”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克服其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良好协调关系,使学生拥有帮助自己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社工不只为学生解决问题,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助,让他们日后在没有社工的情况下,仍然有能力和信心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就如同我们经常说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具有“偏差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具有特别的个人经历、失败的家庭教育或是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他们开展社会工作要形成整合的观点,具体做法如下:
(一)采用个案工作方法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个案辅导,探究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针对具体原因,制订介入计划,实施辅导。处理学生的不良情绪,建立接纳、尊重、关怀、温暖的工作关系,给予情感支持。工作要点包括:澄清学生的角色、认知问题行为的后果、提供心理支持、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促进行为改变和良好行为的形成等。
(二)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形成正向影响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小组工作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小组活动,达到学习成长的目的,开展学习兴趣培养小组、探讨个人学习方法小组等互助成长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发泄情绪与压力,获得彼此的支持,交流成长体会,学习成长经验,增强正向动机,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提高自信。
(三)关注家庭,凝聚力量
通过家访了解家长的管教方式、亲子关系及家庭状况,利用家长会宣传亲子教育方案以及通过亲子小组活动,来促使家长改善家庭环境,改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巧,帮助家长识别并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
(四)开发社会资源,争取社会支持
学校社会工作者努力协调当地的公安、警察、校外教育机构,取缔社区内的不良场所,防止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消除暴力隐患,优化社区文化,形成社区文明,为青少年创设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
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是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这个大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的。高校学校社会工作者应有效地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帮助的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与协助,实现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发展。
目前所在: 广州 年 龄: 24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60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行政专员/助理:助理,前台接待/总机/接待生: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
清雪市场调查公司 起止年月:-11 ~ 2007-12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07
专 业 一: 社会工作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7 广州大学 社会工作 -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工作认真,适应能力强。
总共六课时的培训课程在上周结束了,在整个培训中我学到了包括、团队精神、做好社区慈善等许多作为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
首先,在社交礼仪方面,原先我认为在工作当中只要问声你好、谢谢、再见就可以,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这一课,让我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在社区工作中良好的社交礼仪更是必不可少,所以应该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我们社区工作者的礼仪修养,培养我们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区将充满***与温馨。
其次,是在团队精神方面。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譬如,我们社区在采集人口信息的工作中,大家面临人员少,时间紧,缺少办公设备、任务重等诸多困难,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更多的是交流经验,团结协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期做到录入的准确、全面。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也更好地扎实了社区基础工作。可见,在社区工作中团队精神尤其重要。
最后,是如何做好社区慈善工作方面。社区有各种人才,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对社区慈善事业、社区公益乃至社区建设,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源。在社区要为百姓搭起一座爱心桥梁,方便人们随时把不用的物资捐助给需要的人,让公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习惯,营造温暖的社会氛围。慈善不仅仅是出钱,还有志愿者也是慈善的行为,在这次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中也迸发出志愿者的热情,奥运会志愿者超过了100万,地震灾区救灾志愿者超过了300多万。通过培训使我懂得了,捐赠万元是慈善,捐出零用的一分钱也是慈善,捐款捐物是慈善,献智出力同样是慈善。无论企业精英,还是社会公民,无论耄耋老人还是学龄儿童,“人人参与慈善,人人皆可慈善。”让我们都来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分享慈善带来的快乐。
★ 社会工作个人简历
★ 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 社会工作毕业生求职信
★ 社会工作个人成长计划
★ 社会工作服务实习报告
★ 老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计划书
★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 搬运工社会工作实践调查报告
★ 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分析
★ 社会工作伦理的特殊使命
近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29名师生抵达炎陵县船形乡学校,开展教育关
白云山(600332)7月3日晚间公告,分公司白云山化学制药厂收到化学原料药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太平寺校区教学综
外交部:对肯尼亚西北部严重交通事故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10大壮阳最好最快药,男性保健药品这个很多
央视网消息:自浙江全面推进“千万工程”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
对于复合集流体的特点,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
【安徽合力股盘中创历史新高】安徽合力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截至13:59,
在周末举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360集团创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在金融方面有金融机器
X 关闭
大盘继续缩量低位盘整 波动或将加大控制好仓位
一季度厨房小家电再下滑 产品黏性需求需加强
市场增长点在哪儿?细分品类存在丰富的增量红利
劳模雷军还能“躺赢”吗?小米发布2022一季度财报净利腰斩
疫情下青海西宁“监管蓝”的“十二时辰”
小江豚搁浅长江岸滩 巡逻人员及时救援助其“回家”
X 关闭